新能源汽车知名商标在菲律宾疑似抢注?行业协会预警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一则由中华商标协会商标海外维权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1枚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知名商标在菲律宾疑似被批量抢注的预警提示”新闻引起了业内关注。中华商标协会作为知识产权中的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协会的行业组织和平台作用,为国内商标权利人的海外维权提供支持和援助。
我院作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一直将知识产权工作列为公司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为重庆市新材料及传感器领域企业规避海外侵权风险、规划重点研发方向提供经验,为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机制及其服务提供有益探索,助力重庆市大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工作站,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建立“知识产权海外援助体系”。据学者钱子瑜在《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所指出,要构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体系,首先就要解决在国际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信息不对称困境,换言之,就是强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个体由于信息获取能力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区别差异,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同使得市场交易双方在竞争地位上存在失衡,而这一现象往往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害以及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信息不对称更强调由于地域不同,跨国际间的政策制度、文化语言存在差异,而导致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现象。在这一领域中,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必然会遭受诸多阻碍,国际政治因素的干预、经济竞争因素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因素的壁垒,必然会导致企业个体在涉外贸易过程中,遭遇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进而对知识产权跨国贸易的正常开展产生了阻碍,影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而行业协会在避免信息不对称困境、构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治理与集群企业集体维权行动———创新合法性的中介效应探索》
(图来自 郑小勇)
行业协会是指由同一行业的企业、个体商业者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的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田力普,2009)。作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互动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主要力量就是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评估机构等社会主体。
行业协会可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以及提高其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环境。但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中,行业协会的主要功能是发挥自身优势,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帮助。
首先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管理行业内部企业的发展动态,自觉进行管理监督,自纠自查,避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出现。加强对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机制完善的宣传和帮助,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其次是为涉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提供必要证据支持。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裁决过程中,取证难一直是权利人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的重要障碍。而行业协会往往对本行业的经营过程中的技术成果使用状况较为清楚,因而可以利用其广泛的信息来源为需要维权的成员企业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最后,利用集体力量增强企业在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对抗能力。就以典型的国际贸易壁垒美国337法案为例,每一次对华进行裁决,出现海外知识产权贸易纠纷,往往都不只针对某一企业,而是针对整个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个企业不仅很难应对竞争对手,而且难以承担高昂的经济成本。因而行业协会更应该作为企业的代言人,帮助企业联合起来,出面支持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
在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的过程中,我站致力于结合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的要求与行业协会自身特色,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收集与报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业务指导、风险防控的培训与宣传、多方资源的整合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稳定、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