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您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第四届西部材料大会——化工新材料与高分子材料论坛部分报告速览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2-09-07浏览量:2858


报告人1

图片

汪秀丽  教授

四川大学

汪秀丽,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四川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10月至12月在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5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16年成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阻燃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已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200余篇,H-index 46,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及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5和第6),四川省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排名第2和第3)、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2和5)以及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6)。


报告题目: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

摘要:合成高分子的大量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源于可再生资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并降低高分子材料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但是这类材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进一步应用。本报告将对团队近些年来在此领域进行的改性/高性能化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介绍。



报告人2

图片

郭荣辉  教授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大学海外引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纺织工程专业分委会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四川省节能协会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柔性材料、功能与智能纤维材料、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柔性能源材料、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等。近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市科技局项目、宁波市科技局项目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优秀教师”。



报告人3

图片

宋飞  教授

四川大学

宋飞,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从事环境友好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Chem Eng J等刊物发表SCI论文80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等课题10余项。先后入选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IAAM Fellow, Sweden)、国际科学组织Vebleo协会会士(Fellow)及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Member),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报告题目:纤维素纳米晶结构色功能材料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纤维素纳米晶(CNC)拥有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高杨氏模量等特性,其在一定浓度下可自组装形成手性向列型液晶结构,表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能,在防伪、传感以及装饰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CNC材料存在脆性强、色度低、水/湿度敏感、虹彩效应明显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发展。为此,本课题组提出引入具有吸光性的类黑色素分子、带不同电荷的小分子增塑剂、柔性聚合物交联网络等策略,提升了结构色CNC膜的色度,实现了对有机溶剂、应力应变的响应功能;通过CNC与阳离子聚电解质复合的共组装调控,构建了组装结构的长程/短程有序结构,实现了结构色的虹彩-非虹彩转变。



报告人4

图片

李元庆  教授

重庆大学

李元庆,教授/博导,重庆大学“百人计划”,主要从事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目前,已发表SCI/EI 收录论文100余篇,论文引用达5000余次。入选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r)全球2%顶尖科学家。


报告题目:上浆处理对短碳纤维/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力学行为的影响

摘要:借助成熟的挤出造粒和注塑成型工艺,人们可以低成本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精度高、耐腐蚀、质轻且性能稳定的短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SFRTPC) 结构件。目前,有关SFRTPC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室温性能,针对其高低温特性的相关研究十分有限。报告人团队利用GO、GO-TPI和CNT-PDA等三种上浆剂对SCF表面进行处理,采用挤出造粒和注塑成型工艺制备成SCF/PEI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上浆剂对SCF/PEI复合材料温度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Fu-Bauke强度预测模型揭示了上浆处理对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机理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CNT-PDA改性SCF/PEI复合材料,研究了冷热循环处理对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



报告人5

图片

曾建兵  教授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领域为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改性、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在Macromolecules, Green Chemistry,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他引3800余次,H-因子38,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2019年获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21年入选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报告题目:蓖麻油基动态高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

摘要:蓖麻油是一种分子中含羟基的可再生非食用植物油,利用羟基的化学反应可合成聚酯与聚氨酯等生物基高分子,对促进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蓖麻油基高分子通常具有高度交联的柔性网络结构,导致其强度低、韧性差、不可重复加工、难以循环利用等缺陷。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围绕蓖麻油基高分子的结构设计、高性能化与循环利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将二硫键、亚胺键与环状脲键等动态共价键引入蓖麻油基高分子,并通过的其网络刚柔性与交联密度的调控,设计合成了多种性能可控、可重复加工、易回收的蓖麻油基高分子新材料,为蓖麻油基高分子的高性能化与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人6

图片

黄进  教授

西南大学

黄进,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法国Grenoble国立理工学院进行科学研究。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庆英才。软物质材料化学与功能制造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科协生物质大分材料国际研发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化学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可持续材料“一带一路”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主任。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重庆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及理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以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造纸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多个专委会委员或分会理事。

重点关注基于高分子的软材料和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应用探索,面向生物质资源利用、先进制造、医学健康、绿色农业、人工智能、国防装备等领域以及包装、汽车、建材、航天等行业的需求研制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军品民口配套项目、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等数十项科研任务。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80多项并转让6项。主编《Nanocellulose: From Fundamentals to Advanced Materials》、《生物基聚多糖纳米晶—化学及应用》等专著教材。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重庆市产学研创新贡献奖、重庆市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等鼓励。


报告题目: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探索

摘要:材料和能源的来源正逐步有石化资源向生物质资源转移,尤其是碳中和行动的碳税问题,生物质作为材料的底层原料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中纤维素是含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最近关于纤维素的研究应用热点之一是利用其纳米尺度结晶结构发展新材料。推进纤维素纳米晶向材料高值转化,首先应重点关该类该生物质纳米颗粒的一维棒状形貌与集聚态结构及其关联的维度效应、结构多级有序性在材料领域应用的独特优势;进而,丰富纤维素纳米晶表面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可控策略、立构效应调控的分子工程、多组分/复杂相体系基于物质间作用模式调控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创建方法、颗粒阵列去手性组装方法以及发光增强机制叠加的光学防伪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同时,碳中和推进材料生物基化的背景下日趋严格的“限塑令”政策,推进了降解型生物基聚酯材料及制品行业的发展,面对多端市场细分化需求亟需建立低成本、轻量化、功能化等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由此发展了非食源性农林粗/副产品专配生物基聚酯的改性技术及高性价比复合材料,建立轻量化及其结构层面高性能化的绿色发泡技术和负泊松比超结构个性化定制增材制造技术,针对火安全等应用需求提供个性化技术集成以及关键阻燃等专配功能材料。



报告人7

图片

王明  教授

西南大学

王明,教授,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协会会员、重庆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2004年和2009年在四川大学分别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保送研究生后硕博连读,合作导师郭少云教授),University of Cambridge访问学者(合作导师Wilhelm Huck教授)。2009年7月加入西南大学,2017年6月晋升为教授,主要开展电磁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次形态调控研究。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4项;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70余篇(SCI一区论文30余篇,含9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获准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被引3000余次,H值为31。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重庆市优秀学术论文奖、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重庆区金奖和全国银奖指导老师、西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报告题目:电磁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电磁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主要污染之一,其不仅会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还会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危害。电磁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电磁防护材料。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的调控方法及电磁波与材料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研究:(1)建立了粒子网络的电磁屏蔽效能数学模型,基于粒子网络稠密程度与电磁屏蔽效能的内在关联,提出了电磁屏蔽逾渗网络与逾渗理论,在粒子网络组成结构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机理深入分析基础上,阐明了粒子网络对电磁波能量衰减机理,揭示了电磁屏蔽多种粒子协同作用机制;(2)阐明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界面尺度、界面形态结构和界面规整程度等界面特征结构对界面电磁损耗影响规律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电磁损耗机理;(3)通过高分子复合材料多界面结构设计,实现了在较低导电填料含量下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效能,提出了电磁屏蔽多界面效应以及多界面效应的界面电磁损耗与基体电磁吸收平衡理论。



报告人8

图片

张志成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党委书记。1999、2002年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5-2008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5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工作;2012-2020,历任理学院化学学科主任,理学院副院长,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2020年6月至今,任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致力于新型氟聚合物的设计、改性方法、氟聚合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电活性氟聚合物及其在高储能电容器、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被引2400余次,H因子28。担任IET Nanodielectric、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大学化学》等期刊编委,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应用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报告人9

图片

张水洞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张水洞,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天池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安全标准评审专家,中国化工学会会员。2007年6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专业,2007年7月至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7年晋升教授。2015.8-2016.8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从事聚合物微结构性能与表征研究。目前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绿色阻燃、加工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联合和青年基金项目共8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项目(基础研究)、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开放研究课题等20多项国家、省和市厅级纵向课题,企业横向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60余篇文章,是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Carbohydrate Polymers,Cellulose,Polymer等几十个SCI权威期刊的审稿人。在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第四届高分子材料循环与升级回收论坛任大会主持,作为分会共同主席成功组织了2019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暨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任第一届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双创论坛”秘书长,在(2017, 2021)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2021国际阻燃材料与技术研讨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或口头报告20余次。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5项,其中已经授权21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并且获得厦门市专利发明奖1项(排名第一)。


报告题目:改进型Fenton反应实现天然聚多糖/橡胶的新结构与性能

摘要:定量调控羧基淀粉(OST)和羧基纳米微晶纤维素(OCNC)的一、二级结构,弱化基体氢键强度和颗粒团聚效应,提升OST和OCNC反应活性,与羧基丁腈橡胶(XNBR)通过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羧酸盐桥的交联网络结构,实现对复合材料交联密度的定量调控,阐明OST/XNBR和OCNC/XNBR同时增强增韧的力学性能、耐磨耗性能及高抗菌性能的机理。OST与环氧化天然橡胶通过自催化酯交换形成具可逆动态键的ENR Vitrimer, 赋予其反复热加工、可酶解高效回收ENR和优异弹性回复性能。进一步,申请人发现羧基化壳聚糖(OCTS)经氢键弱化实现以金属配位键与XNBR形成“多齿多核配体”(M-氢键强作用)的新型交联结构提高XNBR性能。OCNC展示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纳米级的尺寸以及高力学强度,能与热塑性淀粉(TPS)形成方向一致性较强的“羧基(受体)-羟基(供体)”氢键网络结构而强化二级相互作用,阐述氢键作用力原位增强OCNC/TPS复合材料性能的机制,具备在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领域应用。



报告人10

图片

王荣民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理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甘肃“五四”青年奖获得者;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研究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J Contr Rel”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件;转让应用成果8项并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出版著作和教材9部(版),其中,主编的《化学化工信息及网络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4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入选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报告人11

图片

谢海波 教授

贵州大学

谢海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贵州省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入选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2021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研究工作聚焦天然高分子溶解新机制、新原理、新技术及新材料创制及基于绿色催化过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制备与应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Green Chem., Biomacromolecules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5项(其中14项获得授权); 近5年,受邀请做大会报告1次,邀请报告20余次,2018年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纤维素学术研讨会纤维素绿色转化分会主席,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青年创新奖等。


报告题目:CO2可逆化学与纤维素材料化学

摘要:高分子材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材料,目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难题。有机碱存在下,CO2与质子给体化合物(醇,胺)可发生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基于CO2可逆反应原理,我们发展了温和条件(PCO2=0.5 MPa, 50 oC)下的可逆离子液体中的纤维素非衍生溶解技术、纤维素的CO2衍生化溶剂技术,基于溶剂组成特征,我们系统研究了超强有机碱原位催化纤维素与外部试剂的衍生化反应动力学、立体选择性等,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纤维素衍生材料。



报告人12

图片

唐怀军 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

唐怀军,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7月获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工学博士;2008年11月-2011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11年7月-现在,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金属配合物和二维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编书籍3部。


报告题目:sp2-C碳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在LEDs中的应用

摘要: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因高效、节能、寿命长和体积小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光源,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检测、农业、通讯等领域中。但目前LEDs用下转换发光材料(俗称荧光粉)主要为稀土基发光材料,资源稀缺,价格昂贵,开采和加工过程污染重、能耗高,难以长期持续,用贱金属或无金属发光材料取代稀土基发光材料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共价有机框架(COF)发光材料不含金属,具有合成容易、原料丰富、稳定性高等优点,最近两三年开始被尝试用于LEDs。此次拟报告几个sp2-C碳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发光材料的合成、表征、性能和在LEDs中的应用情况。



报告人13

图片

于宁 教授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于宁,男,博士,副研究员,2015年12月在法国洛林大学 / 法国科学院CNRS反应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2016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副研究员;软物质材料化学与功能制造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重庆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新加坡维泽专家库(VE)材料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设计—工艺—设备的研究,领域涉及空天增材制造、石油开采、特种防护等。2017年入选中科院 “西部青年学者”人才计划,2018年入选重庆市双创人才(优秀),2021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主持并参与中科院“青促会”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重庆市创新创业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青年基金、重庆市科委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等项目,承担中石化西北石油局项目、中广核集团特威塑胶有限公司项目、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项目等企业研发项目;在复合材料与增材制造领域,Materials & Design、Macromolecules、Polymer、Polymer Testing、J. Phys. Chem. B、J. Phys. Chem. C等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撰写英文著作章节1篇。


报告题目:高性能复合材料熔融沉积界面成形机理研究

摘要:熔融沉积是增材制造领域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熔融沉积技术具有系统构造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但与传统的塑料成型方式(注射、压延、模压等)相比,熔融沉积成型件的整体力学性能亟待增强(强度低、翘曲变形等)。其本质原因是熔融沉积成型过程中的界面问题,制约了大型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针对熔融沉积3D打印增材制造成型方式特点,从熔融沉积仿真模拟研究、实验系统设计和实验研究分析等三个维度构建研究体系,系统研究探讨温度场对熔融沉积成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期望应用熔融沉积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出具有较好力学性能和较高尺寸稳定性的热塑性聚合物成型零部件。



报告人14

图片

柳承德 副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柳承德,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工作为杂萘联苯聚芳醚骨植入材料的合成及表面改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及优化聚芳醚的合成方法,获得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满足聚芳醚生物材料要求的杂萘联苯聚芳醚骨植入材料。对聚芳醚进行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改善了聚芳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赋予其成骨活性,抗菌功能及局部治疗功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


报告题目:医用聚芳醚酮原材料开发及其表面改性研究

摘要: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酮具有与骨相似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能和射线可透过性。通过核磁共振(1H-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结构与设计一致。通过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均高于外科植入物用聚醚醚酮(PEEK)聚合物的标准值(YYT0660-2008)。采用聚多巴胺表面修饰和类骨磷灰石仿生矿化法对杂萘联苯聚芳醚酮表面进行物理改性。通过XPS数据确定了表面元素Ca和P的存在。为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在骨植入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