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您所在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

重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3-07-27浏览量:316

2022年以来,重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优化总体设计,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庆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重庆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强化总体设计。《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修订)》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和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启动《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立法制定以及《重庆市地理标志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二是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立项支持60余个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面向企业、产业、园区运用产业数据和专利数据开展双轮导航,引导和支持2000家企业运用专利大数据资源导航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新增设立重庆专利奖。截至20235月底,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21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12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8%;有效注册商标总量82.52万件,地理标志总量295件。

三是加大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1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4036件。设立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推动市级部门和区县联合建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300余个。深入开展“铁拳”“蓝天”“冬奥会”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打造“快调+速裁+精审”行政裁决模式,遴选10个区县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四川省、重庆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四川、重庆两地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备忘录,开展“巴蜀味道”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打造“知识产权双城保护圈”。江津花椒、酉阳茶油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名单。

四是促进转化运用,知识产权运用效益进一步凸显。加快建设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运营中心初步建成并实现试运营。在全国率先出台《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工作指引》,率先引入政府性担保基金代偿。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若干措施》,创新建立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银行4:2:2:2风险分担机制,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突破100亿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额达到190亿元。积极推动“巴味渝珍”等区域知识产权品牌发展,江津花椒、奉节脐橙、酉阳茶油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五是完善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业务受理窗口,新增三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实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业务“一窗通办”。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累计为1万余名科技工作者提供专利数据查询分析等服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强县建设试点县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3个。推进高层次、专业性及实务型人才培养,累计培养专利工程师403名、知识产权师123名。加强川渝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推动川渝地区10余所高校共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联盟。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